新闻资讯

NEWS

最新新闻 >更多
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沈阳机床正在颠覆自我(一)
作者:管理员     来源:管理员     所属分类:新闻资讯     阅读次数:219     发布时间:2020-01-06

  机床、珠宝、投创、智能云······

  中国机床行业的老大哥沈阳机床集团2015年的频频动作让人眼花缭乱,关锡友要把这个传统的制造企业带往何方?

  “难以想像沈阳机床将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马云是现在,关(锡友)是未来!”这是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顾问葛兴福博士与媒体探讨沈阳机床的未来时发出的感叹。

  咋听一下此评价未免觉得夸张,加之葛兴福的职务,着实让人觉得有王婆卖瓜之嫌。不过仔细想来,彼时的互联网如淘宝等,仅仅通过撮合成品交易方式奠定了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最初形态,而沈阳机床的目标更为复杂和庞大,是要通过社会化的制造能力将创意变成现实。

  i5远非技术

  “制造业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创造,可以创造出人类没有的、甚至以前(自然界)从来没有过的东西。”关锡友言辞中的制造业,显然并非是大家目前理解的传统制造业。

  按照关锡友的设想,利用i5搭建一个云平台,融入的不仅仅是供需双方,还包括金融方、物流方、原材料供应方、设计方……一旦如此,将重构了整个产品的生态。

  这让人产生了一种恍惚,那就是沈阳机床似乎偏离了制造业的根本,转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互联网集成运用上。从正面理解,那就是沈阳机床要做的就是机床界的“苹果”,主要抓技术平台的搭建,至于机床本体的提供,或许将来全部交给同行“富士康”。

  对此,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在访谈中也曾坦白表示,i5代表的表面上是一种技术,但实际上它既不是产品,也不是技术,而是为用户创造价值的一个平台。他还说,“因为我们确实有一个梦想,我们一直在探讨机床如何进入千家万户,这说起来好像是天方夜谭,好像机床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非常远,但是在50年前,计算机进入家庭那就是一个狂想,这是不可能的。福特生产汽车时,说人人都要有汽车,大家说他是疯子;那机床为什么不可能进入千家万户呢?”

  说到这里,要解释一下i5。i5是沈阳机床在2014年依托i5智能控制系统推出的智能型机床,根据其官方的描述,它的操作不再需要编程,即使不懂得工程语言的用户在半个小时内也可以操作。

  细心的观众容易发现,与一般企业介绍自己有重大突破的产品侧重点不同,沈阳机床并未讲它达到或是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可以替代进口,而是说:“i5智能系统是世界上首个具有网络智能功能的数控系统,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的范本”。

  我们知道,制造业特别是被誉为工业母机的机床业,技术水平一直是让业内人士没有底气的根源所在,而我们过去的市场换技术、技术引进以及海外并购等一系列活动都是以技术获得为主导。

  难怪在关锡友不停转场,向大众宣传他的梦想时总会有人发问,先回答i5产品与国际水平相比究竟如何?能否实现进口替代?

  但在记者看来,关锡友并没有纠结于此,当然从2014年首推至今,i5或许已经经历了几次升级,但这都不是他的重点。因为沈阳机床的策略并不是技术跟随,而是颠覆。

  一如,有人将特拉斯和宝马放在一起类比一样,但两者玩的规则却根本不一样。特斯拉最大的颠覆是将汽车从功能型变成了智能型,并且在产品、商业模式、营销渠道方面都颠覆了传统汽车模式。如果评论者总把特斯拉的成功仅仅归因于几个技术属性的领先,这是认知盲区。

  1997年,哈佛教授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说:“有两种技术,一种叫延续性技术,另外一种叫颠覆性创新(或者叫破坏性创新)。这里颠覆性创新不是指实验室里研究出来的技术突破,或者满足客户需求的技术创新以及积极响应世界科学进步的创新,这仍旧是以延续性技术为导向的战略。

  不打破边界就没有未来

  而移动互联网是今天最大的颠覆性创新。它包含了三个层次,首先低的层次是对产品的颠覆;进而对品类的颠覆,或者行业对行业的颠覆;最高意义上的颠覆是对时代的颠覆。

  不可否认,中国机床制造业过去的发展一直采取的是跟随式策略,但事实表明,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几年来纵向比加速度显著,但远远跟不上客户的需求,而且与国际先进同行相比却是越追越远了!这是因为,在延续性技术竞争中,强者(大公司)的优势明显,跟随者不仅难以撼动他们的优势,反而两者会渐行渐远。

  “德国喊工业4.0,我们就喊工业4.0,他说4.5呢?我们也说4.5吗?现在一个观点我特别不赞成,说我们不能弯道超车。如果不能弯道超车,请问机会在哪里?不弯道超车跟人家后面跑就有机会吗?所以在核心技术领域及新的商业模式上即便车毁人亡,我们也要弯道超车。”否则没有中国工业的未来。

  互联网运用的兴起无疑使关锡友看到了机会的来临。在他看来,互联网对产业的冲击已经嵌入到了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不仅使产业发展的一个工具,而已经成为了内生动力。因此要实现真正产业融合,不打破边界就没有未来。

  因为互联网生态一个核心价值观就是打破边界,破解各自的篱笆。而从数控机床产业从全产业看,过去的机床产业布局是有明显的局域特征的,并由此产生了业界的 “十八罗汉”。比如沈阳机床的主要产品就是车床,而秦川机床以磨齿机为主。但现在这种称谓或许已成为封存的记忆。

  究其原因在于市场的需求的多样性以及设备的复合化。不论是沈阳机床集团抑或是任何一家规模化的国内外机床企业,目标都指向了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在互联网时代,也是产品快速迭代的时代,不管是面对机床直接使用用户还是最终端用户,只要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就能够快速地脱颖而出。因为用户需要的不是产品,而是解决方案。因此不管是扩展自身的产品谱系还是联合同盟一起开拓市场都是一种打破过去边界的行为。

  从这个角度看,沈阳机床联合其他企业组建珠宝梦工场公司,与神州数码、光大金控共同成立创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面向工业4.0及云制造的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一系列动作都是在建立与外界的联系,破除原先固封的边界。

  在行业内部,沈阳机床还希望利用平台整合同行业的企业,针对客户需求进行有效搭配,调动社会资源真正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一站式制造解决方案,而这无论是国内外知名厂家或者自动控制的大佬都没有这方面的行动。

  相对传统制造企业,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在于共享以及对资源的整合,并不是要出现谁吞并了谁,或者说谁革了谁的命这种情况,而是要实现互联网公司和机床制造产业高度融合,共同打造新生态,实现1+1>2。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关锡友才深觉时不我待,频频出手,在看似天马行空的行动中圆梦。

  【记者手记 】否认自我需要勇气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记者实际上对于沈阳机床这样的转变是质疑多于肯定的。为什么?

  原因有二:其一,作为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业企业,沈阳机床的本职就是做好产品,你把重心转移到互联网干嘛?现在都说国内机床产品不如海外同行,你沈阳机床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更要做出一番成绩才是。

  其二,在互联网时代,搭建一个平台那并不是你沈阳机床的特长啊,而且这种的门栏从当时我来看并不高,那么这能成为你今后的核心竞争力吗?而你要搭建平台直接销售或者是以规模优势来整合社会资源,把别的机床企业一起整合到你的平台上来,是不是就丧失自身定价权,这似乎侵犯了经销商以及其他销售渠道和同行企业的利益,独木难撑。

  但从文章里,读者几乎看不到我的这些否定的声音,这在于我百度了几年来所有沈阳机床的重大事件,从新的角度沈阳机床来思考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干?

  不可否认,关锡友是行业里的思想者和探索者,他不仅敢想还敢干。而且从他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也强烈的表达出了行业的民族情感和事业抱负心。“中国如果要有一两家世界级的机床企业,那么沈阳机床一定要有舍我其谁的使命感!”

  是的,作为最传统的制造业,中国数控机床产业虽然一度被人贴以夕阳产业的标签,但在近十年以来,却以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姿态高调回归。工业强国强,作为工业母机,机床行业的强大意义不言而喻。

  大家都知道,技术是桎梏中国机床业发展的最大难题,而过去的发展经验表明,核心技术难以买到,只能自己总结探索并加以升级延伸。但这种模式的最终结果往往是拼命做个跟跑者,难以超越。

  一如文章中关锡友所言,如果不能弯道超车,请问机会在哪里?所以记者敬佩沈阳机床浴火重生,在中国工业领域建设“智能制造生态体系”的决心和毅力。

  智能手机的出现让关锡友看到了机会的来临。搭载在ios上的各种应用突破了原先大公司设定的壁垒,给了一个参与者同步起跑的机会,最终的用户是惟一的评判员。因此这个评判员的标准就是业界的标准,而不是行业的标准。

  这时候技术就不是惟一的标准了。从机床行业来说,精度、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当然都是用户选择的基本依据,但简便、个性的附加功能也日益重要起来。

  我们知道,数控机床是一个复杂的个体,过去操作人员往往都要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如果是这样,它所服务的对象只是小众。

  从2014年沈阳机床推出i5机床开始,关锡友和他的团队所干的事就是否定原来的那个我,推翻制造机床的固有流程,从客户的使用角度出发,重新构建机床的生产形态。

  而现在,沈阳机床不仅仅在内部要如此干,更是要在行业里掀起一股大的浪潮,意图搭建新的数控机床产业新生态,他们因此提出“打造智能制造生态体系”。

  “昨夜风兼雨,道行难且艰”,或许是沈阳机床目前的最好写照。从这个意义而言,值得为沈阳机床点赞。